陸河客家人的“華表”
hi0660
2020-03-24
閱讀:5972
評論:0
在陸河鄉間的一些宗祠或祖廟滿前,屹立著一對對用花崗巖雕鑿而成的石旗桿夾。這些石旗桿夾俗稱為陸河客家人的“華表”,是主人身份與榮耀的象征。石旗桿夾都是偶數相對而立,夾柱上雕刻著花草或龍鳳等吉祥圖案,桿高約1.6—1.8米,柱身下部鑿有孔,孔呈...
在陸河鄉間的一些宗祠或祖廟滿前,屹立著一對對用花崗巖雕鑿而成的石旗桿夾。這些石旗桿夾俗稱為陸河客家人的“華表”,是主人身份與榮耀的象征。石旗桿夾都是偶數相對而立,夾柱上雕刻著花草或龍鳳等吉祥圖案,桿高約1.6—1.8米,柱身下部鑿有孔,孔呈四角、六角、八角等形狀,上部統一鑿有圓形孔,頂端呈葫蘆形狀。
陸河現保存完好的石旗桿夾多分布在河田、水唇、螺溪等鎮,共有96對。如,河田鎮桐樹下“九廳十八井”祠堂、砂坑村“慎德堂”大禾坪、水唇鎮墩子寨圍龍屋、東坑鎮上屋村祠堂前的石旗桿夾都保留完好。石旗桿夾柱體上一般都石刻有主人的姓名、生平或主要事跡,這對考究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。據了解,石旗桿夾并非隨意可豎,有資格豎此旗桿夾的,是本家族人考上秀才、舉人、進士或四品以上的官職者,才可以立石旗桿夾,豎之以顯示榮耀、銘記。柱石根部分類鑿制,秀才的為四角形孔,舉人的為六角形孔,進士或四品以上的為八角形孔。旗桿成了文化符號,旗桿文化代表著一種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,它以一種獨特的形式昭示著傳統的人文意蘊,同時也體現著封建時代的文化元素。(來源:南方網)
說明:
部分圖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您留言告知,以便刪除!
本站全新改版,如果有圖文排版錯亂,或者圖片沒顯示,請您留言告知,以便修改,謝謝!
發表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