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我市持續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特別是2020年吹響“奮戰三大行動,奮進靚麗明珠”的號角以來,以將汕尾打造成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地為目標,狠抓“三農”領域重點工作落實,加快補上全面小康“三農”領域短板,堅持規劃引領,強化頂層設計,探索一條全面體現綠色發展理念、推進城鄉一體化均衡發展、建設未來鄉村4.0的發展路徑。在2020年全省鄉村振興實績考核中,我市獲“優秀”等次、粵東片區第一名,取得了2018年、2019年、2020年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粵東片區“三連冠”的成績。
我市堅持黨建引領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、黨員干部先鋒模范、宣傳發動群眾、“紅色村”扛旗引路“四個”作用。強化政治引領力,建立鎮黨政一把手負第一責任、駐村干部負具體責任、村“兩委”負直接責任的三級網格化管理制度。推進“黨建+鄉村振興”行動,如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全面設立黨員“責任崗”“監督崗”“先鋒崗”,以黨員帶領村民清拆復綠工作。堅持黨組織引領,強化言傳身教,帶動村民積極參與,凝聚鄉村振興工作合力。以省定紅色村扛旗引路打造一批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范本,如海豐縣新山村在《鄉村振興大擂臺》取得全省總分第二、獲“五強村”稱號。
我市堅持高標準、樹標桿,以“全國最干凈整潔鄉村”為目標,打造一批標桿樣板,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水平,以全市建成10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為抓手,圍繞“八個美麗”構建鄉村振興綜合體,連點成線、以線擴面,推動全域美麗、全面振興,以“5+2”農村綜合體制改革組合拳,大力破解農村“地從哪里來?人往哪里去?錢從哪里生?”發展困局,推動“三農”領域各要素自由流動,釋放鄉村振興發展活力。同時,創新“民情地圖”基層管理模式,以“大數據+網格化+群眾路線”為原則,將農村“人、財、物、事、組織”精準化納入“民情地圖”,實現農村數字化治理。
我市切實把鄉村振興作為重要工作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健全鄉村振興工作制度體系,明確工作范圍、目標任務、時間節點等內容,掛出“作戰圖”,排出“時間表”,有力有序推進各縣(市、區)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并建立逐級定期排名通報制度,市對縣、縣對鎮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脫貧攻堅等鄉村振興工作實行一月一評比、一季度一排名。

部分圖文來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您留言告知,以便刪除!
本站全新改版,如果有圖文排版錯亂,或者圖片沒顯示,請您留言告知,以便修改,謝謝!
發表評論